宁波的秋天,总带着一种湿润的、恰到好处的凉意。我坐在江东一家老式咖啡馆的窗边,手里捧着一杯手冲耶加雪菲,看窗外梧桐叶打着旋儿落下。就在这时,手机屏幕亮了,一个朋友发来一条信息,附带一个链接,标题赫然是:《宁波高薪招聘女孩18岁以上+158cm以上每单结算、合作共赢》。
“女孩”,这个词像一颗小石子,在我心湖里漾开了一圈圈涟漪。我点开链接,没有太多冗长的公司介绍,没有天花乱坠的企业文化,就是干练的几行字,像一份简洁的契约,又像一张直白的入场券。薪资数字确实诱人,后面跟着“每单结算”,再后面是那个听起来充满商业智慧的“合作共赢”。
不知怎么,我忽然想起去年在鼓楼步行街遇到的一件事。一个妆容精致的年轻女孩,捧着一束鲜花,怯生生地问我先生要不要买,先生说不用,她眼神里的光瞬间就黯淡了,那种失落,像被风吹灭的蜡烛,让人心里莫名一紧。后来才知道,她们是按销售提成的,一天卖不出多少,可能连饭钱都成问题。
那么,这个“每单结算”,是像那个卖花女孩一样,凭本事吃饭,多劳多得,带着一种底层奋斗者的悲壮与自由?还是说,它披着“高薪”的外衣,暗藏着另一种更精致的“计件”逻辑?18岁,158cm——这两个数字像两道无形的门槛,将一群年轻女性框定在一个特定的“筛选标准”里。这让我不禁怀疑,我们追求的“高薪”,是否正在以牺牲某种更本质的东西为代价?
或许,有人会说,这很公平啊。市场行为,愿打愿挨,凭身高、凭年轻(“女孩”这个词本身就带有青春的暗示)获取高回报,这和模特、空乘等行业有本质区别吗?从某种角度看,似乎没错。这是一个注重“效率”的时代,一切似乎都可以被量化,被标价,被快速交易。158cm,可能对应着某种特定的服务场景或客户偏好;18岁以上,是法律赋予的劳动能力底线。这些数字冰冷、精确,像工厂流水线上的零件规格,确保每一个“产品”都能“合格”地进入下一个环节。
但另一方面看,我又觉得哪里不对劲。当“女孩”和“158cm”被并列写在招聘启事上时,一种微妙的不平等感便悄然滋生。我们是在招聘一个有独立思想、有专业技能的“工作者”,还是在挑选一个符合特定物理条件的“符号”?“合作共赢”这个词,听起来多么美好,仿佛双方都能在这次合作中获得价值。可是,当议价能力不对等,当选择的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“招聘方”手中时,这种“共赢”的天平,真的能保持平衡吗?我忍不住想,那些满足条件的女孩们,她们在看到这份招聘启事时,心里会想些什么?是欣喜于这份“高薪”带来的可能,还是会在意那两个数字背后隐含的、对她们个体价值的某种单一化定义?
我曾尝试过用“换位思考”去理解。如果我是一个刚满18岁,渴望在经济上独立的女孩,面对这样一份“高薪”诱惑,我会作何选择?也许,我会告诉自己,这只是暂时的过渡,凭年轻赚点快钱,没什么不好。也许,我会忽略掉那些让我不舒服的细节,只盯着那个诱人的薪资数字。毕竟,在这个城市里,生存的压力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。这让我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儿,也曾经为了一个月几千块钱的薪水,做过一些自己并不那么喜欢,甚至有些委屈的工作。那种为了生活而暂时妥协的心情,我多多少少是能体会到的。
但问题在于,如果我们习惯了用这样的“标准”去衡量价值,习惯了将人的某些特质(比如身高、年龄)直接与金钱挂钩,那么久而久之,我们会不会也变成那个冷漠的“筛选者”,忘记每个人除了这些标签化的指标之外,还是一个有血有肉、有梦想、有尊严的个体?令人沮丧的是,这种趋势似乎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。从“颜值即正义”到“身材是生产力”,我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用一把冰冷的尺子去丈量世界,也丈量我们自己。
最打动我的,还是“合作共赢”这四个字。它本应是一种平等、互利的美好状态。但如果“合作”的起点就是不对等的筛选,如果“共赢”的内涵仅仅是金钱的快速流动,那么这种“共赢”未免显得有些单薄和苍白。真正的共赢,难道不应该包含对个体成长的尊重,对人格平等的维护,以及对更长远价值的共同追求吗?比如,这份工作能否带给她们技能的提升?能否让她们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,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?
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,给宁波的高楼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。我收回思绪,抿了一口已经微凉的咖啡。那份招聘启事,或许只是这座城市无数招聘信息中毫不起眼的一个。但它所折射出的,却是一个时代在快速发展中,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些关于价值、平等和尊严的深层思考。
我不知道那些看到这份启事的女孩们,会如何选择。我只希望,无论她们做出怎样的选择,都能在追逐“高薪”的同时,守住内心那份最宝贵的、对自我价值的清醒认知。毕竟,一个人的价值,绝不应该仅仅由几个冰冷的数字来定义。而一座真正有温度的城市,也应该为它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元化、更能彰显个体价值的成长路径,而不是仅仅设置一些看似“高薪”却可能暗藏陷阱的“快捷通道”。
宁波的海,能容纳百川。但愿职场的“海”,也能如此,让每一个努力的人,都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,而非仅仅是“158cm”和“女孩”这个标签,体面地“共赢”未来。这,或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“高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