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下午,龙岩的老街飘着梅雨季特有的潮湿——不是暴雨的狂躁,是那种黏在皮肤上、甩也甩不掉的水汽——我拐进街角那家新开的咖啡馆,想躲躲这闷。刚推开门,就看见玻璃门上贴着一张A4纸,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写着:“龙岩高端伴游招聘无中介+日结万元欢迎有梦想的你加入”。墨迹有点新,像是刚贴上去不久,边角还带着点没撕干净的胶痕。
我盯着那行“日结万元”看了几秒,心里像被那潮湿的空气轻轻撞了一下。咖啡馆里飘着咖啡豆的焦香,旁边桌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在讨论考研,其中一个压低声音说:“要是能轻松赚这么多,谁还啃书啊?”我端着咖啡杯走过去,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,突然想起去年在厦门遇到的一个姑娘,小晚,她坐在我对面,手指绞着吸管,说自己在做“高端社交”,“就是陪人聊聊天,喝喝茶,时薪比白领高多了”。那时我看着她眼里的光,亮晶晶的,却又像蒙着一层雾。
“高端伴游”——这词儿听起来总有点说不出的别扭。就像把“奢侈品”和“地摊货”硬凑在一起,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味。我忍不住凑近了那张招聘启事,往下看:“要求:22-28岁,形象气质佳,本科以上学历,擅长沟通,无不良嗜好……”后面还贴着二维码,扫码就能联系“HR”。二维码旁边用马克笔画了个箭头,旁边写着“直接对接,无中介费,当天面试当天上岗”。说真的,这流程干净利落得让人有点心慌——正规的招聘哪有这么急?就像你去菜市场挑菜,摊主非要你当场付钱,连挑拣的时间都不给,你能不怀疑菜里是不是藏了虫子?
我回到自己的座位,搅着已经凉掉的咖啡,突然想起小晚后来跟我说的话。有一次她接了个“单子”,陪一个老板去泉州谈生意,对方说“高端”就是要有“品位”,结果饭局上让她陪酒,还动手动脚。她逃了出来,坐在酒店楼下的台阶上哭,妆都花了,跟我说:“我以为‘高端’是互相尊重,原来只是他们给‘陪’字镀了层金。”那天晚上的风很冷,她裹着我的外套,肩膀一直在抖。我那时候才明白,“日结万元”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,可馅饼下面,往往连着看不见的陷阱。
可为什么还是有人前赴后继?我看着咖啡馆门口进进出出的年轻人,他们背着双肩包,耳机里放着歌,眼神里有对未来的憧憬,也藏着一丝迷茫。这年头,房价涨得比工资快,就业市场挤得像春运的火车站,好不容易熬个大学出来,发现工资还够付房租。这时候突然冒出个“日结万元”的机会,谁能不动心?就像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的人,看到一片绿洲,哪还管它是不是海市蜃楼?
我大概能理解那种诱惑——不是贪婪,是那种被生活推着走,突然看到一条看起来能喘口气的路时的急切。就像我有个表弟,刚毕业在杭州做程序员,天天加班到凌晨,工资扣掉房租水电所剩无几。有次他跟我视频,眼圈黑得像熊猫,说:“姐,我要是能赚快钱就好了,不用这么累。”我没敢告诉他龙岩的“高端伴游”招聘,我怕他真去试试——那“无中介”的承诺背后,说不定是更深的泥潭。
说到底,“有梦想的你”这句话,现在用得有点滥了。真正的梦想,大概不该是“快速赚钱”,而是“活得像自己”。就像我认识的另一个女孩阿月,她在龙岩开了家小小的手作店,卖自己做的陶艺杯子,每个月赚的钱不多,但她每次拿起陶坯时,眼睛里都有光。她说:“我做的每个杯子,都有我自己的温度。”这种温度,大概不是“日结万元”能买来的——那是把日子过成诗的底气,是把“梦想”从口号变成现实的踏实。
咖啡馆的音响里放着一首老歌,“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,也穿过人山人海”,突然觉得有点讽刺。我们都在追逐“山和大海”,可有时候,却被“日结万元”的假象迷了眼,忘了脚下的路到底该往哪儿走。那张招聘启事还贴在玻璃门上,在梅雨季的水汽里,字迹有点晕开,像一行即将被抹去的泪痕。
我走出咖啡馆,雨停了,空气还是湿的。老街的青石板路上,有个卖花的老奶奶在卖栀子花,白色的花苞沾着水珠,香得清清浅浅。我买了一支,插在背包的侧袋里,花香混着潮湿的空气,让人心里安定下来。或许,真正的“高端”,从来不是陪谁喝酒聊天,而是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,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也知道自己不要什么。就像这栀子花,不争不抢,却自有芬芳。
当我们在谈论“梦想”的时候,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?是银行卡里的数字,还是深夜里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答案?这个问题,大概没有标准答案。但我知道,那些真正能让人活得踏实的梦想,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一步步走出来的,是摔过跤、流过泪,却依然选择往前走的那份倔强。就像龙岩的这座老城,历经风雨,却依然在梅雨季里,等着一缕阳光。